2012年房企20强国企跑赢大势
相关专题:全国楼市 发布时间:2013-01-03
新房导购:刚刚过去的2012年,“金九银十”的爽约并没有阻碍房地产市场“暖冬”的到来。岁末年初,房企纷纷抓住政策重新收紧前的空窗期,推出大量面向刚需的房源,积极抢收业绩,出现了淡季不淡的行情。近日克而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典型开发企业发展策略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指出,201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从低谷逐渐回升,房企最难熬的日子已然逝去。从行业发展轨迹来看,企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不同规模企业间分化加剧,优胜劣汰特点愈加明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房企巨头“国进民退”特征明显,国有企业在融资渠道等方面具有明

2012年房企20强国企跑赢大势

在融资等方面,国有房企具明显优势,被指“国进民退”

刚刚过去的2012年,“金九银十”的爽约并没有阻碍房地产市场“暖冬”的到来。岁末年初,房企纷纷抓住政策重新收紧前的空窗期,推出大量面向刚需的房源,积极抢收业绩,出现了淡季不淡的行情。近日克而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典型开发企业发展策略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指出,201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从低谷逐渐回升,房企最难熬的日子已然逝去。从行业发展轨迹来看,企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不同规模企业间分化加剧,优胜劣汰特点愈加明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房企巨头“国进民退”特征明显,国有企业在融资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企业在2012年开始调整发展策略来提升企业业绩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手段降低资金风险。

资源优势驱动,

“国进民退”特征明显

克而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对排名靠前的包括万科地产、保利地产(600048)、中海地产、绿地集团、恒大地产以及万达集团等在内的20家典型房地产企业(下称TOP20企业)2009年前三季度—2012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研究显示,在TOP20企业中,保利地产、中海地产、绿地集团、华润置地、远洋地产、招商地产(000024)、保利置业、中信地产、中国铁建(601186)为国企。

报告认为,在市场调控期内,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最为明显的趋势是“国进民退”。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房地产企业在资源上拥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我国大多数国有房地产企业均隶属于大型跨行业国有集团,如中建系的中海地产、中建地产,华润系的华润置地等均是如此。依托母公司的资源平台,国有企业在融资渠道、拓展布局、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均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例如华润置地,母公司拿地转让已成为其最主要的拿地途径,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与投资风险,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从国有企业的销售业绩来看,在TOP20企业中,2009年-2012年间国有企业业绩复合增长率为40.33%,增速快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经历了2011年冷淡的市场之后,2012年国有企业对机会的把握也更为准确,业绩增速达到了37.20%,远远超过TOP20平均水平的14.64%。

而销售面积的分化亦十分类似,在TOP20企业中,2012年国有企业的增速达到了34.41%,亦是远远超出TOP20的平均水平。同时,四年间TOP20中国企业的销售面积复合增长率也达到了26.15%,也快于TOP20的整体增速。

行业分化加剧,

集中度日趋上升

由于整体行业背景的变化,使得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分化加剧,集中度持续提升。虽然2010年以来受调控影响房地产市场成交表现不佳,但龙头企业凭借其自身优势逆市突击,呈现出弱市中强者愈强的趋势。主要是这些龙头房企对市场把控能力更强,在市场调控期下,市场战略更加灵活多变,从而保证了成交。预计在未来行业集中度上升趋势不会改变。

回顾近四年来的前三季度TOP50销售业绩排行榜,TOP10及TOP20企业集中度持续攀升。在长期处于反复震荡的房地产市场中,规模领先企业的销售业绩具有更好的成长性。而中小型企业在资源、融资渠道、人才储备方面相对落后,同时限于企业规模,在品牌建设、布局战略等方面也受到掣肘,市场份额逐年缩小。

规模企业业绩持续增长,

千亿企业有望过五

近日,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2012年中国房企住宅销售TOP50》排行榜显示,千亿房企增至3家,分别是万科、绿地和保利。2012年虽是调控年,但大型房企的业绩甚至超越以往。万科不再“独孤求败”。

在201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50名单上,万科仍以1418亿元蝉联销售金额冠军,绿地集团和保利地产分别以1078亿元和1018亿元跻身千亿房企行列。中海地产和恒大地产以及万达集团也都超过了900亿元,以935亿元、923亿元和905亿元分列第三到第五位。曾经一度走到破产边缘的绿城中国,去年也获得了510亿元的销售金额,位居榜单第7位。

报告称,除万科、绿地、保利之外,中海、万达2012年的表现也比较突出,与行业老大万科的差距逐步缩小,今年千亿企业有望达到或超过5家。

规避风险,

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

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一方面这是市场背景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发展布局来看,不少全国性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开始拓展海外业务。绿地、万科、碧桂园等企业均提出了海外发展计划,其中绿地、碧桂园、鑫苑置业已经在海外有项目在建,预计最快将于明年上市。

从发展的业务范围来看,为了规避风险,房企的发展方向更为多元化。2012年以来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脚步加快,转向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商业地产、一级开发等等,尤其是旅游地产开发,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热点,保利、佳兆业等企业纷纷大举进军旅游地产。而曾陷入困境的绿城,2012年以来更是奉行“多条腿走路”的策略,除了扩大传统的代建业务外,现代农业、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均成为其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追求纵深发展,与资本结合愈加紧密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行业大背景变化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从以往的粗放式发展逐渐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转变;而要追求纵深发展,也必然促使房地产企业与资本的结合更为紧密,融资的力度也更大。根据CRIC监测的103家房企的融资情况来看,2012年以来,企业的融资动作和力度明显加大,2012年1-10月总融资额度高达204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从月度走势来看,2012年融资出现3波小高峰,一波是在2-3月份,一波是在6-7月份,一波是在9-10月份。而2011年仅1月份和10月份融资力度较大,这也充分说明了2012年企业对资本的重视。此外,2012年融资货币中美元占比较高,尤其是10月份融资货币中美元占比高达58%,说明近期外围市场的货币政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美国货币宽松政策的资金放量使外资大量涌入香港和内地市场,带动了内地企业海外融资规模的扩大。

报告指出,2012年,在企业的发展方向上,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以央企、国企为代表的资源型企业在逐渐转向高周转,追求规模和业绩的快速增长;而品质型企业得益于市场的回暖和强强合作,高品质产品销售复苏,行业地位得到了巩固,做到了产品与外力结合;高周转企业在保持快速开发的高周转策略的同时,也适当降低速度,新形势下增加企业对利润的诉求,力求做到速度与利润的结合。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转载目的是让更多的网友分享该信息。该文中所有内容仅代表信息原创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的观点,所有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该文中所有图文、视频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本文无意中侵犯了某方知识产权,请告知我们删除处理。联系电话15313206870(微信)、为避免电话不通,请同一时间发送至523138820@qq.com邮箱,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

精品楼盘

更多>>土地信息

万昌迎恩府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越城区
元/平方米
嘉舟御河湾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越城区
12000元/平方米
景瑞上府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镜湖新区
元/平方米

活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