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采写莱蒙稿子的过程中,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莱蒙还往深圳东边比如说惠东这种地方挤,那边有未来吗?
莱蒙是不是也被万科误导了,“深圳向东看”,害惨多少开发商啊?!金融街、碧桂园、合正、星河、光耀、合正、卓越、皇庭、中航……当然,万科也被自己忽悠进去了。
朋友跟我辩:如果放长线,惠东还是很不错的。
我说,兄弟,红海市场放长线的话,会耽误多少战机?
他从买房人的角度分析:整个中国从北到南,惠东每平米5000块的海边公寓,价格不说是最便宜,也是倒数前三的。
他说,深圳消费的外挤是一个长期趋势,将来这座城市大量的中产,有一点钱又想有闲的话,只能去惠东养老度假。又说,有钱人可以去海南,去普吉岛,但中产想养老,只能就近。
我说,兄弟,你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核电站和化工区搬迁,这是一个比较基础的认知逻辑。如果没有这两样硬约束,惠东那一带的海远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便宜。
我说,海南的海为什么那么值钱,包括同一纬度线上那么多海那么值钱?第一是因为纬度,第二是因为它的确成为了资产。
我说,中国人的永久资产概念还是非常重的,如果核电站和化工区成为永远的不确定性,那么它附近的海的估值也会深受影响。不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问题,是估值逻辑问题。
我说,还有说到养老,谁会找有污染威胁的地方养老呢亲?
惠东自比三亚,作为营销的噱头,这无可厚非,但惠东的气候、纬度、资源的纯粹性,却远远逊色于三亚。
也就是说,作为旅度区的惠东这片海域,它的异质性并不明显,而三亚的异质性,全球公认。
更不用说,惠东滨海一带有开发商讳莫如深的大型石化项目等污染源问题。
那么,惠东应如何扬长避短呢?
很有意思,惠东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卖的是白菜,操卖白粉的心。
这就是惠东的资源错配问题。
笔者此前查看过惠东所有大型滨海地产项目的概念策划,大吃一惊!全把自己当北纬18度了!都以为这是度假天堂了!玩的全是“大师级”、“世界级”手笔。
五星级酒店、游艇会、高尔夫球场、帆船基地、马会、高端SPA等高端休闲化配套,都一个不落。
好像住这里的人非富即贵。
但是,这些动辄成千上万亩(有的光占地面积这一指标即有差不多30平方公里)的项目,无论其锁定的客户还是实际成交客户,应该主要还是两类“被驱赶”的人群吧——
被深圳的高房价驱赶的“穷人”。
以及被深圳“限购”驱赶的投资客。
化用“卖的是白菜,操卖白粉的心”这句话,惠东滨海大盘可以说是:卖大众房,操豪宅心。
隐患早埋。
地方政府若不给力做好城市功能配套,不把城际快线引进来,不把主流人群引进来,不协调好开发节奏,不优化好内外资源,惠东短短几年想从奴隶到将军,痴人说梦啊。
光靠开发商自己?
即便它们的羽毛多么亮丽和雅致,它们在这里低价跑马圈地,难道只是想卖身不卖艺?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